【人體力學保健知識:脊椎有骨刺一定要開刀嗎?】
許多手麻或腳麻的病人去看醫生時常會被告知:「你這是因為脊椎某幾節長骨刺壓迫神經所致,先做復健或吃藥,如果沒效的話,可能需要動手術」 在臨床上觀察,從影像學檢查疑似因骨刺壓迫的患者,蠻高比例其症狀都不是因為「骨刺本身」所引起的,蠻多是起因於力學性不正常 (例如: 骨架歪斜、肌肉不平衡、周邊關節活動度不足不對稱...)對該組織形成暫時性的壓力,而「骨刺」只是這些力學性不正常的產物之一。 因此不知道有多少人走了不歸路,在症狀還沒出現:「漸進式無力、肌肉萎縮、大小便功能異常..等危急情形」就選擇開刀。 其實真正要處理骨刺這個問題,應該從造成骨刺背後的核心原因著手,而不是追逐這些產物(骨刺)。

最常見導致骨刺的原因-「骨架歪斜」,主要原因:
1.當骨架歪斜時,左右兩側的壓力會不平均,空間大小也會不一樣,這時候空間較大就會長骨刺來填滿空間和另一側一樣空間大小 ⋯⋯
2. 當骨架歪斜時,會造成某幾節脊椎因歪斜而卡住(活動受限),這時只能依賴其它沒有受限的脊椎椎節加倍來補償以完成脊椎動作,當這些「動過多的脊椎關節」 久而久之就容易因過度使用提早退化、骨刺生成。
因此,理想的治療方向應該是: 把骨架用正,脊椎正了,脊椎壓力平均,關節活動度變正常,自然有機會避開神經或降低神經孔的壓力。
這裡提供意見給大家參考: 假如症狀未出現「漸進式無力、肌肉萎縮、大小便功能異常、症狀一天比一天嚴重..等危急情形」時,建議還是先從「人體力學重建」的保守治療著手比較適當。如果一開始就選擇手術,那該脊椎再度出現問題時,那這時可以選擇的保守療法將大幅減少(因有危險性,脊椎結構已經受到破壞更脆弱了),那只能繼續開刀下去,這是條不歸路,請三思! 同時尋求信賴的醫師與物理治療師進一步做專業意見的整合與討論也是需要的,這樣才能做出較為理想的處置方向。

 

Y12.png  

 

 

轉載自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