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達文西物理治療所-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五早上08:00~中午12:00、下午13:30-17:30、晚上18:00-22:00、周六早上08:00~中午12:00、下午14:00-18:00

【人體力學保健知識:圖解「下盤不正」對筋骨的傷害】

「骨架排列」的人體力學問題可以說是筋骨傷害的萬惡之王,幾乎80%自然發生的痠痛麻、骨刺、退化都和骨架歪斜、下盤不正脫離不了關係,主要原因為:當骨架排列不在一直線上時,關節會因壓力不均而磨擦增加(關節痛、退化),肌肉、肌腱會因骨頭相對位置改變而被歪斜的骨頭不斷拉扯(疼痛、發炎),因此,筋骨保養我們認為要先從骨架保養做起,先讓這些在筋骨上的不正常壓力解除,再來強調其它筋骨保養也會更得心應手唷!
補充:「小腿與腳跟連線沒有一直線」、「膝蓋或大腿向內偏移」、「骨盆傾斜」都是判斷有無下盤不正的重要指標,依據研究報告顯示,下盤不正最常見源自於「長短腳」、「髖關節/骨盆歪斜」、「動態骨盆歪斜」、「足部歪斜」。

 

X238.jpg  

 

 

轉載自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力學保健知識:為何「骨架歪斜」容易落枕、閃腰,秘密大公開】
「頭歪一邊、高低肩、整個身體向一側傾斜」都是骨架歪斜常見特徵之一,而這些特徵都是一種脊椎朝某一側傾斜/側彎的現象
,如果認為就只是脊椎朝某一側傾斜沒什麼大不了,那可輕忽它的威力了!
由於脊椎特殊的關節面,當脊椎向一側傾斜時,脊椎會自動合併有旋轉動作的產生,我們稱這種力學現象為「脊椎力耦動作(spine coupled motion) 」,意思是當脊椎朝右側彎時,脊椎常會合併向右/左的旋轉動作產生,大家可以簡單做一個實驗:

⋯⋯

1.請保持挺胸、微縮下巴,接著請將頭分別向右轉、向左轉,並感受頭分別轉向兩側時的活動角度(鬆緊感)。

2.請模擬骨架歪斜中「頭歪向一邊」的動作並維持這個姿勢,請再將頭分別向右轉、向左轉,並再感受頭轉向兩側時的活動角度(鬆緊感)。

如果你的姿勢有擺正確,此時你應會很明顯感覺到:當頭歪向一側時,頭會有某一側比較轉不太過去,而這就是「當脊椎側向一邊時,會合併有旋轉動作,這時就會有某一側轉不太過去(因轉不太過去的那側是脊椎旋轉的反方向)」。

這也可以說明為何骨架歪斜的人,大多很容易落枕、閃到腰,因脊椎已先卡在某一個旋轉位置,此時,轉反方向就容易緊、過不去、容易受傷唷!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椅子肌力訓練,用五招打造辦公室好身材!】

椅子,是我們現代人非常親密的好朋友。一天24小時,大概有1/3的時間都坐在椅子上,但你可能不知道,椅子除了可以拿來坐之外,更可以成為運動訓練的好幫手歐!
小編這次就介紹5個簡單又實用的「椅子肌力訓練」來給大家參考
學成之後,有椅子的地方,就是大家的健身房!

⋯⋯

PS:請找一個堅固又不會滑動的椅子,如果你/妳找一個有輪子的電腦椅…可別怪小編沒有提前警告歐!

A. 椅子胸推
1. 姿勢:面朝下,雙手與肩同寬撐在椅子上,並注意身體保持平穩部彎曲;
2. 動作:手肘彎曲將胸口盡量往椅子靠,再恢復起始姿勢算1下;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民人體力學保健知識:骨盆歪斜也有分動態、靜態兩種唷!】
「骨盆歪斜」可以說是國民病,其常見程度不亞於肩頸痠痛,之前我們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有提過「骨盆歪斜」會改變整個下盤生物力學的壓力,進一步導致「腰椎」與「髖、膝、踝、關節」的磨損、疼痛。

今天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又要告訴大家,有關「骨盆歪斜」可以分為「靜態骨盆歪斜」與 「動態骨盆歪斜」兩種:

⋯⋯

「靜態骨盆歪斜」:是指靜止站著不動時骨盆就是歪斜的,外觀特徵為 褲頭不一樣高、屁股一邊大一邊小、穿裙子時常會拉鍊跑到別處,可能原因是 長短腳、懷孕後骨盆未能順利縮回、髖關節歪斜、足弓不正常、外傷…。

「動態骨盆歪斜」:是指只有在走路、跑步、上下樓梯、單腳站..等動作下才會出現骨盆歪斜,其外觀特徵為 走路時屁股或身體晃得很厲害、單腳站會非常不穩,其主要原因為骨盆周圍肌肉張力不平衡、骨盆相關肌群的動作控制出問題,因這類骨盆歪斜是發生在動作過程中,所以大部分是在動作期間才會有症狀。

但是臨床上,「靜態骨盆歪斜」與「動態骨盆歪斜」常常會混合在一起同時出現,因此骨盆歪斜矯正並不只是喬一喬這麼單純唷!

 

Y17.png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邁開步伐就會痛!?小心鼠蹊部拉傷,別讓內收肌群不開心】

鼠蹊部拉傷,大家肯定不陌生。也許你是個跑者,跑著跑著總有幾天會不舒服;也許你是個游泳健將,反覆的打水、踢蛙腿讓鼠蹊部的疼痛感蠢蠢欲動。也許你是籃球員,施展了一計三分線大跨步飛身拉桿爆扣,全場歡呼!又或者只是機車的後座太高,大腿肌肉太緊繃,一跨上機車就有不適感。這個毛病幾乎無時無刻都有機會發生。

鼠蹊部拉傷,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群或是負責髖部屈曲的髂腰肌受傷了。

⋯⋯

■常見的原因:
1. 內收肌群和髂腰肌過於緊繃導致活動度不佳,突然做出猛烈的開腳動作,就拉傷了。
2. 經常反覆的做抬腿或是夾腿的動作,過度使用下也很有可能讓肌肉容易拉傷。

既然提到了,就順便來認識一下肌肉:

內收肌群:其中包含了內收長肌、內收短肌、內收大肌、股薄肌等等,大概都是從大腿骨的內側接到胯下的恥骨。他們都有共同的任務和目標,主要負責髖內收(夾腿)和幫助一點點髖屈曲(大腿前抬) 。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力學保健知識:看不見的「肩痛」兇手「肩關節出場默契」】
「手舉高到某個角度會肩痛一下」相信不少人曾經有過類似經驗,但假如長時間一直都有這樣的現象可就不正常了,可能你的肩關節活動軌跡不正確(脫軌)了。
正常舉手過程中,「肩關節」與「肩胛骨」兩者間要有正確的動作出場默契,誰都不能太早出場、也不能太晚出場(正常肩關節先動、肩胛骨才動),
而在背後控制「肩關節」與「肩胛骨」出場默契的是一群肩帶上的肌群(三角肌、斜方肌、旋轉肌群、前鋸肌..),為了控制「肩關節」與「肩胛骨」
微妙的出場默契,這群肩帶上的肌群必須精準的輪流、共同、交替的收縮,如此才能使整個舉手過程中,肩關節活動軌跡正常;如果過程中,這群⋯⋯
肩帶上的肌群有人收縮太多、太早收縮、太晚收縮、沒什麼再收縮時,「肩關節」與「肩胛骨」間的出場默契就會瓦解,肩關節的活動軌跡就會不正常,此時就會出現「手舉高到某個角度會肩痛一下」,我們稱這種現象為:「肩關節夾擊症候群」。
1.初期「手舉高到某個角度會肩痛一下」現象,是因不正確的肩關節活動軌跡過程中夾到肌腱、其它軟組織
2.中期(當初期現象不理會時),肩關節內的旋轉肌肌腱、韌帶、關節面會逐漸撕裂、磨損,這時可能會感覺到「晚上睡覺時,壓到該側肩部會疼痛」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姿勢讓你身高不縮水]

大家常會說"站好站好"
到底怎樣才是站好?什麼才是正確的站姿?
其實沒有一個是100分的站姿,只有"比較"好的站姿⋯⋯
不論是什麼姿勢,都不能持續太久
必須每隔一小段時間就要稍微變換一下姿勢
才不會因為持續同一姿勢,而造成肌肉緊繃酸痛
圖B是現代人常有的姿勢,駝背、肩膀向前、腰椎前凸等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羽球举手就会痛?小心旋转肌腱炎!】

在台灣,羽球是很受歡迎的運動,無論是專業羽球場館,或是休閒放鬆的社區公園,不難看到許多男女老少,手持羽球拍相互切磋技巧。近年來,隨著運動風氣盛行,越來越多球友會注意到運動前的熱身運動,但運動後往往忽略完整的收操,以至於運動後的肌肉處在過度疲勞、甚至肌肉發炎的狀況。

⋯⋯

而羽球中,最常見到的肩部肌肉發炎非「旋轉肌腱炎」莫屬;小編以下就簡單的跟大家介紹旋轉肌腱炎的發生原因,以及如何用肌內效貼布來舒緩這個症狀囉!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要維持很大的活動度,又要能做出有力量的動作 ( 例如上舉手臂的羽球殺球) ,便需要肩旋轉肌群,包括了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圓肌。而“旋轉肌”的名稱由來,是因為靠著這四個肌肉協同作用,能讓肩膀做出各種複雜的動作和旋轉,因而得名。

引起肩旋轉肌腱炎的原因眾多,外力撞擊或跌扭傷、過多的上舉動作或搬運重物、重覆投擲動作,或肌腱本身過度使用導致發炎及退化等等,以羽球運動來說,因為手臂動作相當頻繁,若平日沒有多做旋轉肌群的訓練,或賽後忽略拉筋收操的步驟,長期下來就容易會有旋轉肌群發炎的症狀發生,

肌內效貼紮使用方便,防水透氣的特性,對旋轉肌腱炎能達到相當程度的舒緩效果。小編接下來就推薦大家利用肌內效貼紮來放鬆棘上肌和棘下肌兩塊肌肉,讓大家在每次打完羽球回家肩膀痠痛時,都能好好的放鬆休息,為下一次上場備戰。

【步驟一】棘上肌放鬆貼法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羽球必備貼紮法,遠離肘外上髁炎!】

日前和大家分享了一篇肱骨外上髁發炎,裡面有講到手肘外側會痛的成因、該如何處理、以及伸展的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再複習一下~

【網球肘伸展篇】⋯⋯
http://dear520168.pixnet.net/blog/post/42455686

已經學會了傷害機轉和伸展動作,於是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一個改善網球肘的肌內效貼法。可以一邊參考完成圖一邊照著步驟做~

第一道:(如圖紅色) 放鬆伸腕肌群
步驟
1. 量測手背到手肘外側骨突的長度;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肘外側疼痛!?小心是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

羽球是一款簡單好上手卻又頗具難度的運動,人人都會打,但是只要多加練習也能打出不一樣的風采,這就是它迷人的地方。同時也因為技術層面夠高,初學者容易因為無法駕馭球拍而產生運動傷害。肱骨外上髁炎(external humeral epicondylitis)就這樣子誕生了,而常從事網球運動的人也常會有同樣的症狀,因此肱骨外上髁炎又稱之為網球肘(Tennis elbow)。

肱骨外上髁炎成因:

⋯⋯

當你發現手肘外側會痛,而且手腕不太有力氣,就表示肌鍵可能已經發炎了。聰明的人一定注意到關鍵字了,為什麼手肘痛跟手腕有關係呢?

因為我們的伸腕肌群就是從肱骨的外上髁出發最後連到手腕,(肱骨就是上臂骨,手肘外側可以摸到骨突點就是外上髁),它在收縮用力的時候會讓你的手比出鋼鐵人的招牌POSE,羽球在反拍擊球的時候就會使用到伸腕肌群了。

以大眾交通運輸為例;肱骨外上髁這個地方類似於公車總站,所有的車輛都會經過這裡,車多就會塞車,太壅塞的路段就容易發生車禍。同樣的道理,越是疲乏的肌腱就越容易拉傷最後造成發炎。

發炎會出現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痛,通常是在手肘外側下面一點點的位置,打電腦時會痛、扭毛巾的時候會痛、刷牙也會痛、睡著了還會被痛醒,連騎機車都有問題。是的,不一定只有打球才會被網球肘纏上,像是常常炒菜的廚師、勤勞的油漆工、徒手擰毛巾的大師、長途旅行的機車騎士、不見天日的工程師等等都是網球肘的好發族群。

而今天主要討論羽球造成發炎最常見的原因有三點: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