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到不能走路嗎?拇指外翻快退散!】
高跟鞋真是讓女人又愛又恨,市面上流行的鞋款鞋頭又尖又翹,高跟鞋一雙比一雙高,穿著這樣的鞋子容易對前足造成過大的壓力,長期下來會造成拇趾外翻,大拇趾往第二趾方向擠壓,嚴重甚至會讓第二趾疊在大拇趾上或大拇趾關節變形,走路舉步維艱。拇趾外翻的形成大多與穿鞋習慣相關,另一部分是與遺傳相關,如扁平足因為缺乏足弓的支撐,會提高拇趾外翻的風險。
利用貼紮來引導姆趾方向,加上前足支撐,以及加強支持足底橫弓(transverse arch)減少由上而下的壓力。
⋯⋯
1.限制拇指外翻貼布: 約1/4寬的I形貼布,起始點在伸拇長肌肌腹肌腱交界處,以自然拉力貼至拇趾關節外側時,施以最大拉力再繞轉至姆指內側。
2.前足支撐貼布:I形貼布,使用最大拉力將貼布起始點貼在前足中點,再以自然拉力貼至兩側。
3.足底橫弓支撐貼布: I形貼布起始點在外踝處,貼至足弓處施予最大拉力,貼布尾端再不拉張力順貼而上。
愛美的女孩們,除了用心挑選漂亮的鞋子,也要花心思照顧好雙腳的健康噢!別忘了,健康的雙足最美麗:)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身教練常見的運動傷害 - 肩關節問題這樣做】
由於運動風氣盛行,許多朋友都有上健身房訓練的習慣,無論是利用器材式訓練,或是自由重量訓練,肩部sholder是一個相對來說較困難的一個部位。平時有在進行重訓的朋友一定有過類似的狀況,在使用一些訓練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的訓練器材時,由於力量的掌握度和姿勢會引起整個肩部的痠痛不適,相信每天都在健身房的健身教練們更是有此類狀況。😢
主要原因在於「肩關節的活動度範圍很大」,相較於肘關節、膝關節等等來說,肩關節同時擁有了額狀面(frontal planet)、矢狀面(sagittal planet)與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t)的活動。主要控制肩膀活動的肌肉,就是三角肌(Detoid),三角肌又分前anterior、中middle、後posterior三個區段。三角肌與胸肌或是背部的肌肉相比起來,小多了。
⋯⋯
再者,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會讓手在肩線上方做負重的動作,因此肩膀的肌力訓練不論在關節與肌肉結構上、或是肌肉使用技巧上,都會比其他慣用的肌群要來的困難些。
小編一度因為訓練的姿勢和力度就曾經肩膀痠痛很嚴重,幸好肌內效貼紮舒緩了小編那個時候的煩惱!為了讓大家在努力運動,培養更好更健康的體態同時,分享一個簡單的肌內效EX貼紮方法,幫助各位努力的朋友,能有更安全、減低運動傷害風險、甚至能夠強化運動表現的三角肌貼紮!😉
★ 貼紮目的: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天氣多變化,常常有長輩們會覺得膝蓋無力、酸痛,但你知道嗎?要讓「卡島烏」有力氣的秘訣在於腿部的肌肉,今天就來帶大家練腿肌,讓你起立、蹲下都輕鬆~~
🎎🎎▶▶► 認識膝關節 :
⋯⋯
● 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有著包含骨頭、韌帶、關節面軟骨及半月板的完美結構。
● 主要功能 :支撐人體的體重及提供良好的活動度,讓我們可以正常的行走、跑跳。
● 常見的膝關節問題 : 退化性膝關節炎、髕骨股骨症候群
● 常見的膝關節運動傷害 : 前十字韌帶斷裂、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根據研究報告,維持良好健康的肌力,除了能有效防止膝關節的傷害與延緩磨損及退化外,對於運動或意外造成膝關節受傷時,良好的肌力也能幫助更快恢復原有的活動能力及表現。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暈目眩噁心想吐-耳石脫落Ⅰ]
頭暈是很多人曾經感受過的症狀
但有些人暈起來簡直是天旋地轉的感覺
由其是在躺到坐、坐到躺之間⋯⋯
這時候是不是覺得有可能低血壓之類的呢?
然後去看了心血管或是神經內科相關門診
但吃了一堆藥卻還是一直在暈
有沒有試著懷疑過自己是"耳石脫落"?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急性頸關節周圍炎(Acute fibrositis):
其實就是一般人俗稱的落枕,也屬於頸部肌肉拉傷的狀態,通常會發生於睡覺起來,就發現脖子好像有一邊卡住,若要轉動、抬頭或者低頭,都會感覺到非常的疼痛,而通常在冬天的時候發生的機率又比夏天高出許多;其發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種:
⋯⋯
● 睡覺時枕頭高度不良或者姿勢不良:
習慣側睡或者趴睡的人,容易讓某部分的脖子肌肉處於長期拉扯的狀態而產生拉傷或者發炎的狀態。
● 溫度低導致循環代謝不佳: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髂骨向前旋轉:肌能術/徒手治療 (muscle energy / manipulation)
損傷:右邊髂骨向前旋轉
動作限制:右邊髂骨向後旋轉
⋯⋯
主訴:
1. 腰椎與髂薦關節的右後方痛,合併輻射到右臀與後大腿。
2. 通常坐著比活動或站立更不舒服。
病史:
1. 高爾夫球揮桿或棒球揮棒落空。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奇怪!為何「上班坐著一直腰痠? 」 你坐 對了嗎?】
由上圖可以知道一個人體力學的小細節沒注意,就可能會讓你上班一整天「腰痠一直不停」唷!
避免坐著腰痠的四個小細節 (你坐對了嗎?):
1.雙腳需獲得支撐⋯⋯
2.屁股坐到底 (靠近椅背)
3.腰部拿小枕頭或毛巾向前支撐
4.坐離桌子近一點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吸對了嗎?-呼吸肌的使用Part1]
呼吸是我們每天在做的事
但是妳真的知道你是吸對的嗎?
⋯⋯
人體的主要吸氣肌為橫膈膜
吸氣的輔助肌為肩頸肌群:胸鎖乳突肌、斜角肌、上斜方肌等
當我們在吸氣時
有1/2動作在胸廓,而剩下的1/2動作則在腹部
<錯誤>胸式呼吸(如圖A)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自律神經不正常嗎? 可能是「骨盆歪了!」】
「骨盆位置不對」除了容易腰痠背痛以外,還會影響整個自律神經的運作。談到這個議題前,須重新讓大家認識人體力學中「肌筋膜力學相連現象」;之前有提過,肌肉外圍包覆著一層肌筋膜,其構造為了力量傳遞和讓肌肉維持正常形狀,這些肌筋膜彼此間是互相連在一起的,有點像香腸的構造,豬肉=肌肉,外圍的豬腸=外圍的肌筋膜,香腸彼此相連=每條肌筋膜彼此又串在一起,研究發現一共可以歸納出12條相連的肌筋膜相連的路線。
在這些肌筋膜相連的路線中,有一組稱為「深前線」肌筋膜路線,其走向由腳底至下之內側,往上連至骨盆邊緣的「髂腰肌」,並繼續與「橫膈膜」相連。由於這條路線有連結「骨盆-髂腰肌-橫膈膜」,因此,當骨盆位置不對時,這段的肌筋膜力量走向也會跟著改變,並大大影響呼吸、自律神經運作(因呼吸頻率會影響自律神經)。以下介紹兩種骨盆歪斜對自律神經的影響:
1.骨盆前傾:這類型的骨盆為過度向前旋轉(外觀屁股翹翹的),向前轉的骨盆會將「骨盆-髂腰肌-橫膈膜」這段的肌筋膜路線往下拉扯,導致橫膈膜向下繃緊(一般吸氣時,橫膈⋯⋯膜是向下收縮),所以這類型的呼吸頻率容易是「吸多淺、呼少短」,交感神經因而容易處於興奮狀態(個性急躁、便秘、 頭痛..)
2.骨盆後傾:這類型的骨盆為過度向後旋轉(外觀屁股扁、稍駝背),向後轉的骨盆易使「骨盆-髂腰肌-橫膈膜」這段的肌筋膜路線往上拉,導致橫膈膜向上縮短(一般呼氣時,橫膈膜是向上放鬆),所以這類型的呼吸頻率容易是「吸少、呼多」,副交感神經因而容易處於興奮狀態(個性消極、無精打采..)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小編的朋友來探班,帶了一個傳說中要排很久的美式漢堡,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口咬下包括有牛肉排+培根+起士+生菜的銷魂美味🍔,沒想到就預備動作時,忽然發現嘴巴開不了啊!!想想好像也很久沒有張這麼大口吃東西(謎之音:上次是10年前嗎?),杯具是下一秒嘴巴有卡住的感覺(淚),然後臉頰二側伴隨著隱隱作痛💢,差點以為要烙a孩了(下巴脫臼)...,趕緊請公司的貼紮達人迅速拯救我的嘴巴,原來是顳顎關節惹的禍!!☹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這個讓人無法怒吃漢堡的惱人症狀~趕快來看看!
🍔 顳顎關節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
⋯⋯
TMD最主要的症狀就是關節處的疼痛及關節發出聲響,在張口及咀嚼時最為嚴重,甚至可能影響關節的活動度及咬合。除了TMJ本身,疼痛也常轉移到耳朵,在內耳產生閉塞感或疼痛感,造成部分病患會先求助於耳鼻喉科,卻找不到病因。更嚴重的TMD狀況,還可能造成頭痛、肩頸痠痛等其他肌肉的症狀。
🍔 TMD產生原因: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