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肌內效之旅—日式診療手法的獨特之處】


增田大輔老師,不僅常常受邀到各國演講,對於肌內效貼紮技術也相當有心得。小編在拜訪增田老師治療所的同時,老師剛好在處理一位飽受前十字韌帶傷勢所苦的選手,很快的,老師有條不紊的完成評估、按摩及貼紮等處理。治療結束後,老師也坐下來跟小編分享他在做case處理上的心得,讓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吧!

⋯⋯

步驟1 : 詢問病史

要了解一個傷害的特性,我們一定要做到 “詢問病史”這個動作,尤其就運動傷害而言,了解病患過往的醫療或健康紀錄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常會發現運動員身上某些部位感到不適,但其實往往應該處理的是在別的部位,千萬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定要有更全面的思考,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步驟2 : 了解傷害的機轉

了解傷害的機轉為何? 只要能清楚知道傷害當時的狀況和過程,就能約略推估可能受傷的組織為何,以剛剛處理的case來說,這位選手提到他是在籃球比賽中因為搶籃板的著地不慎,瞬間過大的衝擊而造成前十字韌帶斷裂,並伴隨著內側副韌帶斷裂以及半月軟骨的損傷,已經在6個月前做了重建手術治療,不舒服的特性包含膝蓋常有痠痛的情況出現,尤其在久坐,久站的情況下更為明顯。

步驟3 : 觀察

膝蓋屬於下肢的傷害,所以從選手一走進診所時,我就有稍微觀察他走路的姿勢,我發現到
選手即便已經動過手術,腿部肌肉看來也已經受過相當的訓練,但整個走路的平衡性,和臀肌用力的方式不是很好,這也是我接下來觸診和動作評估的重點。

步驟4 : 觸診

觸診的目的對傷害評估非常重要,在觸診時我們有一定的原則和順序,例如,要先看骨骼,再看韌帶,最後檢查肌肉,千萬不可漏掉任何重要訊息,以剛剛處理的case來說,觸診的時候我發現到他的肌肉非常緊繃,接下來我會考慮用按摩,動作訓練,或是肌內效貼布的貼紮來幫忙他放鬆。

步驟5 : 動作評估

我們常做的動作評估包含主動關節活動度,被動關節活動度,阻抗式關節活動度等,剛才的選手在腳的活動度上沒有問題,不過肌力的使用稍嫌不足,膝蓋的力量股直肌(Rectus femoris muscle)還有股內側肌(Medial vastus muscle)都需要加強,另外,骨盆也有旋轉的現象,也許這就是造成他剛剛步態不順,臀肌無法有效施力的原因。

步驟6 : 特殊測試

包含的ACL/PCL 前拉/後推測試(Anterior/Posterior Drawer Test),拉赫曼測試(Lachman test)韌帶測試,我們可以發現這位選手的穩定度還算ok,主要可針對骨盆旋轉和肌力誘發的方向來思考處理,藉由肌內效貼布貼在腹肌上,來調整骨盆,讓選手在走路的步態更加順暢,並減少對於膝蓋多餘的負擔。

經過老師的處理後,可以發現選手臉上表情頓時輕鬆了不少呢!如此有條有理的專業處理,也難怪許多職業的運動選手都定期來找老師報到。

 

X229.jpg  

 

「本文章轉載自肌內效好好玩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kinesiologytapingdi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