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球員必懂!棒壘球傷害的預防準備

所謂的「棒壘球運動傷害」,簡單來說,就是指由於在進行棒球或壘球運動時引起的慢性或急性的疼痛或者是受傷。運動時活動機率較多的肩關節、關節、膝關節、踝關節以及其周邊組織通常都比較容易受傷;例如棒球的投球動作容易引起肩部和肘部的傷害;而跑壘或防守衝刺甚至滑壘動作,則大多會引起膝部與踝部的傷害;另外因運動訓練而導致身體使用過度,累積疲勞而產生痠痛等狀況亦可歸類為運動傷害的一種;絕大多數的人在運動後多少都會感覺到疲勞,這種疲勞現象大約在1⋯⋯至2天後都會獲得改善,但如果超過2天後仍持續感覺疲勞,甚至尚有疼痛現象時,則可能是發生運動傷害了。

大致上我們將運動傷害分成急性與慢性兩種。

急性運動傷害:

1.受到一次外力衝擊或跌倒等引起的傷害;例如:跑壘扭傷、衝撞捕手等;
2.可明確知道傷害發生原因、在傷害發生時可察覺到明顯的生理改變;例如:受傷的部位開始腫起來,或者被觸身球打到的部位疼痛無力;
3.急性運動傷害例如:扭傷、挫傷、撞傷、擦傷…等等。需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正確的診斷和適當的緊急處理,才能復原得更快速,萬一錯失了一開始的緊急處理,則很可能會導致受傷變成慢性傷害,就更難處理了。

棒壘球急性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可能有:

1.對於初學者很可能運動量過度、過於激烈,身體無法負荷;
2.棒壘球運動技巧不熟練或是運動技巧錯誤,最常見的莫過於揮棒與投球了;
3.準備動作不足,或是熱身運動不夠,現在很多人假日才能打球,一拿到球就很興奮地去與人傳接球甚至揮棒,很多的傷害就從這邊來;
4.運動環境不良、器材不對,或是場地不適合;對於台灣的棒壘球朋友來說,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常常一個草皮就可以打球了,但因為場地坑洞、積水甚至有些石子,都會造成受傷;
5.身體狀況不佳,或是在情緒不穩的狀況下勉強運動;這特別常見於過度熬夜,或者前一天晚上剛有應酬的朋友,這樣會導致運動表現不好,注意力不集中;
6.不可抗拒的意外事故,像是運動時與他人的碰撞!但小編覺得應該不會有人想要故意衝撞捕手,所以這類傷害發生機率應該不高!

慢性運動傷害:

1.這類傷害大多會有疼痛感漸漸增加的現象,又稱為過度使用症候群(overuse syndrome);
2.無法明確描述傷害發生經過與機轉。會因長時間運動而逐漸累積、或是由急性傷害後轉化造成;
3.發病原因大多是運動姿勢、習慣不良,而產生的較小外力累積造成,如:腳踝、膝蓋骨周邊的疼痛、手握球棒起水泡…等。

棒壘球慢性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可能有:

1.運動技巧不當,加上長時間過量運動;這是現代人最常見的狀況;
2.長時間急性運動傷害反覆累積;這比較常見於職業選手,或者校隊的學生;
3.運動後缺乏緩和運動,不只是棒壘球,任何一項運動都很少人會完整地做好暖身運動;
4.運動後缺乏適當的調養及休息,正確地來說,很多人也不知道運動傷害之後該怎麼辦,往往都是”聽說”哪邊的醫生或者師傅比較厲害就去了。

運動傷害受傷的部位其實大同小異,若運動前的準備及預防如果得當,避免運動傷害並不困難。了解運動傷害可能發生的原因後,針對自己要從事的運動特性,在正確的方法、適當的環境下運動,就能大大減低傷害發生的機會;對於有學過肌內效貼布的人,不仿在運動前幫自己還有隊友先貼上一些肌內效貼布,不僅可以避免運動傷害,甚至還可能因為這樣幫助球隊贏球歐!
 
X164.jpg  
 
 
「本文章轉載自肌內效好好玩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kinesiologytapingdi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