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出來的毛病 : 認識梨狀肌症候群

小莉是個輕熟OL,平常上班穿著窄裙高跟鞋,坐著的時候習慣蹺腳,常常到下午單側臀部會有刺痛的感覺,連帶整個下背部都不舒服,最近情況更嚴重了,除了臀部疼痛感愈來愈明顯外,走路還會跛腳,有人說她是椎間盤突出,也有人說她是坐骨神經痛,慌張的掛了好幾科,總算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接下來我們會連續用3篇文章來帶大家好好認識這個「坐」出來的毛病。😣😣😣

🙅 不可輕忽的「梨狀肌症候群」௰

⋯⋯

症狀相似於椎間盤突出(intervertebral discitis)、腰椎神經根病變(lumbar radiculopathy)、大轉子滑囊炎(trochanteric bursitis)、腰椎小面關節病變等其他常見骨科疾病,所以常常會被誤判。根據統計,大約16%慢性下背痛的病患會造成日常生活、工作上困難,其中約有6%下背痛的原因出自梨狀肌症候群。

● 認識梨狀肌

梨狀肌位於骨盆深層的肌肉,肌肉是從薦椎(sacrum)前面長到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 of femur),其重要性在於坐骨神經會穿過梨狀肌至骨盆外側及大腿的後側,而坐骨神經則支配下肢的運動及感覺功能。

● 梨狀肌症候群症狀

常見的表現為單側下背痛或臀部痛,疼痛並可能轉移至同側大腿的後側,也會因為運動或長時間的坐與走路而加劇。

● 發生原因 :

👉 肌肉張力過強 :

因梨狀肌張力過強而造成肌肥大,容易將神經通過路徑空間變得狹窄而壓迫坐骨神經。

👉 肌肉拉傷

因梨狀肌拉傷造成發炎反應,發炎物質及腫脹會刺激與壓迫坐骨神經。

👉 先天性結構異常 :

因結構性問題,例如:坐骨神經從梨狀肌中穿過,這種情況可能就需要透過手術等其他侵入性治療來解決。

📌 前兩個發生機制可以透過物理治療來解決,至於第三個我們並無法透過一般物理治療來解決,需要侵入性的治療。

● 檢測方式 :

在梨狀肌上找出壓痛點,而這個壓痛點會刺激到坐骨神經,誘發同側的下肢轉移痛,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激痛點按壓來測試出是否梨狀肌太緊繃。此外梨狀肌如果長時間處於緊繃縮短狀態,會造成單側臀部肌肉的萎縮,上述這些的徵狀都可以拿來檢查梨狀肌症候群,排除其他的常見骨科疾病。

● 檢測步驟 :

Step1. 首先請病患側躺,患側朝上,並將患側下肢髖關節彎曲60度,膝關節彎曲90度。

Step2. 接著我們將患側髖關節做內轉、內收的動作,看患者的感覺。

Step3. 如果有神經症狀麻的感覺出現或是感到臀部疼痛,甚至轉移到下肢,則測驗結果為陽性,表示有極高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

📌 以上的測試可以用來判別是否為梨狀肌症候群,另外可搭配SLR測試來排除椎間盤壓迫坐骨神經的可能性

※ SLR測試請點這 http://dear520168.pixnet.net/blog/post/42990008

以上提供居家簡易的檢測方式給大家參考,也希望這個資訊有助於評估就醫時要掛的科別,通常要確診是否梨狀肌症候群需要非常仔細,且一步步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如果很不舒服的朋友,一定要盡早就醫喔!

 

X315.jpg  

 

【「坐」出來的毛病 : 梨狀肌症候群 PART2-放鬆按摩法】

 

正確的按摩 :

⋯⋯

按摩是利用痛點加壓原理,先在肌肉上找到激痛點(Trigger Point),然後採用按壓、按揉等等的方式進行放鬆。

💢 認識激痛點(Trigger Point)

激痛點(Trigger Point): 肌肉是由肌纖維組成,肌纖維裡面有很多肌小節,當肌肉收縮時,肌小節就會靠近縮短;當肌肉伸展時,肌小節就會拉長。如果肌肉一直重複收縮,肌小節就會產生疲乏,在還沒恢復原本長度時,若又繼續收縮,長期會造成某些肌小節一直處於收縮狀態,稱為失能肌小節,並且會產生連鎖反應造成周遭肌小節也跟著收縮不正常,以致使整塊肌肉變短、沒效率,就需花更多力來完成動作。而失能肌小節上會產生許許多多的癥結點,他們摸起來會非常痠痛,甚至會引起其他部位的疼痛,而這個癥結點就是激痛點。激痛點還可能會阻礙神經傳導、血液流動、降低肌力、協調性等等。

💢 為什麼要按壓激痛點:

原本激痛點上的肌肉已經非常緊繃,如果我們施壓力在它上面的話,肌肉上的高爾肌腱器(Golgi Tendon Organs)會接收到壓力過大的訊息,然後傳給大腦,大腦接收後會放鬆該部位的肌肉,避免肌肉撕裂。但是按壓肌痛點時壓力不可太大否則會使神經緊張無法放鬆肌肉,按壓力道的控制非常重要,也可以請被按壓者緩慢且深層的呼吸,有助於平靜神經系統、放鬆激痛點。切記不可按壓過久過大,否則會出現發炎的反應。

💪 梨狀肌的解剖位置 :

梨狀肌是從我們的薦骨(sacrum)長到我們的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 of femur)。梨狀肌的激痛點大約在薦骨邊緣和臀部外側的地方,也就是接近肌腱的位置,按壓的時候就是找到激痛點然後直接按下去,建議可以使用手肘的部位來做按壓,然後用身體的重量來做按壓。

👐 按摩步驟 :

Step 1 . 先請患者趴下

Step 2 . 找患者的梨狀肌,它的位置大約在我們趴下時,腳向後勾起來腳跟對到臀部的地方。

Step 3. 站在與患側同側,站馬步,手肘角度與肌肉垂直按壓。

Step 4. 可以選擇只加壓,也可以使用揉壓,另一隻手可加上帶左股骨內轉,建議一個點停留10~20秒,來回三次即可。

注意事項 :

1. 別使用鷹嘴突按壓,這樣壓力會過大。

2. 利用身體重量按壓。

3. 同部位不要按太久。

4. 注意薦骨的地方,小心別壓到。

希望以上的按摩的手法對大家有幫助!學會了之後我們可以來幫家人和身邊的朋友來試試看!

 

X318.jpg  

 

【「坐」出來的毛病 : 梨狀肌症候群 PART3-妙用貼紮改善它!】

 

👆 貼紮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梨狀肌的解剖位置

⋯⋯

💪 梨狀肌(piriformis)

起點:薦椎(sacrum)前面

終點: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 of femur)

主要作用:肌肉收縮是終點往起點回縮,所以梨狀肌會帶髖關節做外旋。

💪 如何找到梨狀肌 :

患者採趴姿將腳彎起來到底,腳跟對到臀部的位置就是梨狀肌。另外提醒大家這個貼紮的部位比較私密,如果重視隱私建議給家人或是同性貼紮較不會產生不方便的情況,一般選手也會在參賽前事先做好此貼紮。

➤ 貼紮方式 :

擺位:請患者側躺,患側腳在上,髖關節向前彎曲,大腿做一點內旋的動作,讓梨狀肌被伸展開來。

Step1 : 首先我們先量測貼布,從我們的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 of femur)量到我們薦骨(臀溝)的地方,接著將貼布剪成Y型,留一格當我們的錨點。

Step2 : 錨點下在股骨大轉子的地方,張力大約20—30%或自然張力。

Step3 : 一條沿著梨狀肌上緣貼到薦骨上,另一條沿著梨狀肌下緣貼到薦骨上。

Step4 : 貼完後用手再將貼布撫平,增加貼布的附著性。

梨狀肌症候群好發在上班族👠、學生👕 等久坐的族群,是一個非常容易發生的症狀,但通常在症狀不明顯時很容易被忽略,長時間累積下來會造成坐骨神經壓迫,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提早做好預防很重要,如果不舒服也要盡早就醫喔!

 

X319.jpg  

 

 

「本文章轉載自肌內效好好玩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kinesiologytapingdi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達文西物理治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